首页 > 村社简介
购物车
0

村社简介


冯庄村

冯庄村隶属于邯郸市大名县黄金堤乡,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东经114°58′11″~115°28′28″,北纬36°05′07″~36°30′10″之间。东与万堤镇皂庄村、栗庄村毗邻,南与王店村相连,西与东赵庄交界,北与王乍村接壤。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公里。北距省会石家庄247公里,西北距邯郸市73公里,西南距河南省安阳市92公里,南距河南省濮阳市75公里,东距山东省聊城市92公里,东北距山东省临清市101公里。

中文名:冯庄村

外文名:Feng zhuang cun

别称:大冯庄

所属地区:中国 河北 邯郸市大名县黄金堤乡

上辖地区:7个镇、13个乡

地理位置:大名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冀、鲁、豫三省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地带

著名景点:冯氏祠堂、大兴寺、山陕会馆,马陵道,狄仁杰祠堂碑,宠爱之母天主教堂,筠馆

地域名人:邓丽君、王莽、王政君、潘美

地方特产:小麦、花生、玉米、大豆、棉花

机场:邯郸国际机场

电话区码:0310

邮编区码:056900

政府驻地:大名县黄金堤乡冯庄村村南希望小学南院

火车站:邯郸站、邯郸东站

行政类别:村

地方方言:晋语、冀鲁官话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电话区码:0310

上辖地区:7个镇、13个乡

著名景点:冯氏祠堂、大兴寺等

地方特产:大蒜 、小麦、花生、玉米、大豆、棉花

邮编区码:056900

行政类别:村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方方言:晋语、冀鲁官话

面积:5平方公里

人口:2200人(2012)


〔深度索引〕

大名县介绍

大名,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历史上曾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春秋时代属卫国,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战国时期属魏国;秦朝为东郡;汉朝为冀州魏郡;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称大名府;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24)建陪都,史称“北京”,元、明、清为路、府、道所在地;清代曾为直隶省第一省会。解放后,曾建大名市。大名县文化灿烂,人文荟萃,历史上曾几度繁荣昌盛,益满中国古今大地。境内现有五礼记碑、狄仁杰祠堂碑、马文操神道碑、朱熹写经碑、万堤古墓群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和宋代大名府遗址、直隶七师校址等,为发展大名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现在状态


大名县

改革开放后,大名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中共六届县委成立以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加快发展为主体,紧紧围绕富民强县战略目标,实施科教兴县、民营经济兴县、开放兴县三大战略,带领全县人民锐意改革,扩大开放,艰苦创业,大力发展花生、面粉、脱水蔬菜、畜牧养殖四大支柱特色产业,农业产效双增,工业产销两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开放环境大为改观,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大大改善。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8.05亿元(不变价),同比增长11%。


历史沿革



大名县

名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历代郡、州、府、路、道治所在地,曾三次为都。春秋时代属卫国,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战国时期属魏国;秦朝为东郡;汉朝为冀州魏郡;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称大名府;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24)建陪都,史称“北京”,元、明、清为路、府、道所在地;清代曾为直隶省第一省会。解放后,曾建大名市。大名县文化灿烂,人文荟萃,历史上曾几度繁荣昌盛,益满中国古今大地。境内现有五礼记碑、狄仁杰祠堂碑、马文操神道碑、朱熹写经碑、万堤古墓群等省级重点保护文

物和宋代大名府遗址、直隶七师校址等名胜古迹,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大名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处中原经济圈的中心地带,距北京、天津、青岛在500公里左右,距周边中等城市邯郸、濮阳、聊城均在70公里左右。向西70公里有京九铁路;向北30公里有青红高速与京珠、京沪高速相连,横连京广、京九、京沪三大铁路主干线的邯济铁路过境建站;106国道、215省道和大广高速纵贯南北,313省道横穿东西,距邯郸机场70公里。集公路、铁路、空港为一体,交通条件极为便利。

大名资源丰富,产业独特。属黄河冲积平原,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盛产花生、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是国家小麦商品粮基地县、国家优质小麦规范化生产示范县、国家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形成了面粉、花生、小磨香油三大特色产业,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面粉之都”、“中国花生之乡”、“中国小磨香油之乡”。

大名政策优惠,环境宽松。大名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河北省扩权县,享受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被赋于与设区市相同的部分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制定了项目用地、税费、水电等优惠政策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灵活机制,实施“绿灯工程”,客商需要就是大名的政策,来人满意就是大名的环境,为投资者提供最宽松的环境、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

传承历史精华,再塑辉煌大名。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打造食品工业城、构建三省结合部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坚持以大开放促大发展,以项目为载体,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大力实施开放强县富民战略。用科学发展观规划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形成了“六横九纵”、基础设施齐全、占地30平方公里、容纳30万人的城市新柜架。

民风纯朴、热情好客的大名人民,热忱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投资置业,携手共创辉煌的大名。

自然资源


大名县

大名县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盛产小麦、花生、玉米、大豆、棉花、谷类、薯米等,产量大,品质优,享誉国内外,是国家及河北省小麦、花生、瘦型猪养殖基地县。林果品种繁多,尤以李子著称,质地优良,果品加工大有可为。全县水质资源丰富,地下水可采量约为1.5亿立方米。

县委县政府按照“扩大花生、调优蔬菜、发展养殖”的总体思路,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大名县已形成了“花生、面粉、蔬菜、养殖”四大主导产业格局。

花生产业

大名花生种植面积已达50万亩,总产突破10万吨大关,整个花生产业产值达5.5亿元。花生龙头市场--南李庄花生市场以其特有的实力年交易额突破了5个亿,已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花生集散地。2000年7月又投资1000万元,将南李庄花生市场扩建成更具规模、更上档次,管理更规范、更科学的现代“花生商城”。花生深加工项目更是品种繁多,出口花生筛选厂、比那特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康威食品有限公司、名龙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生产的产品花生米、花生露、烤花生、开心豆已打入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市场。随着大名花生集团的组建,大名花生已走上深圳国际粮油贸易网和北京国内粮油贸易网。大名花生已成为全省闻名、全国知名的一大特色产业。

面粉产业

大名小麦种植面积已达82万亩,总产达3亿吨。全县小麦统一供种率、优良率达到98%以上,整个小麦产业产值达5.1亿元。小麦的丰产丰收为面粉加工提供强大的原料保证。为带动基地发展,全县重点扶持建设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对整个产业牵动力大的龙头企业、龙头市场。目前全县面粉加工企业达30


大名县

愈家,日加工小麦近4000吨,年产值8000-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8家。作为面粉行业龙头--五得利面粉集团公司,属全国面粉加工企业三强,名列全省第一。面粉产品有高筋富强粉、高筋特一粉、特精粉、雪花粉、通用分等,畅销河北、山西、内蒙古、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等几十个大中城市,并出口俄罗斯、朝鲜等国。

蔬菜产业

大名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2万亩,总产达22万吨,已建成的“万亩蔬菜基地”被省列为改良大蒜出口基地,并且新、优、特、稀等品种大棚菜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全线建成脱水蔬菜加工企业4家。作为蔬菜加工龙头企业的华日食品有限公司属出口创汇企业。产品由胡萝卜粒、白萝卜丝等四大系列十几个品种,远销日本、韩国、加拿大、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额达9500万元。脱水菜集团公司每年都要想1000户农民签订蔬菜市场保护价收购合同。

养殖产业

大名养殖业是继面粉、花生、蔬菜三大产业之后发展起来的第四大产业。现在有养殖品种:牛,有南阳牛、鲁西牛、西门塔尔牛、冀南黄牛等品种。羊,有南有大尾寒羊、高腿小寒羊、海福特羊、新疆羊、奶山羊和平地山羊等品种。猪,有泼特皇猪、巴克夏猪、长白猪、度洛克猪、保定黑猪等品种。禽,有京白二系良种鸡等。兔,有虎皮黄兔、兔、比利时兔、皮肉土等品种。已建成以联发公司、冀南牛业有限公司、金滩镇赛达养殖场等养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了一批养殖大户的发展。全县有各类养殖专业村69个,养殖专业户1856户。全县猪存栏42.7万头,羊存栏34。8万只,大牲畜14万头,肉类总产61800吨。大茂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小鸡炖蘑菇、大名府五香牛肉、凤爪等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新兴的邯郸正大饲料公司、大名水产公司、三里店冷冻厂吞吐量日益加大,从而有力的拉动了大名养殖业的发展。

历史文化

大名,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历史上曾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春秋时代属卫国,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战国时期属魏国;秦朝为东郡;汉朝为冀州魏郡;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称大名府;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24)建陪都,史称“北京”,元、明、清为路、府、道所在地;清代曾为直隶省第一省会。解放后,曾建大名市。大名县文化灿烂,人文荟萃,历史上曾几度繁荣昌盛,益满中国古今大地。一部水浒传天下,世人皆知大名府!


经济社会

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可完成50.11亿元,同比增长16.5%,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6.96亿元、15.15



大名县

亿元、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4.3%、13.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812元,同比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5亿元,同比增长30.3%。全县财政收入完成8200万元,同比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54亿元,同比增长15.0%。

近年来,大名县工业有较大发展,目前有较大县办和乡办集体工业企业30余家,形成了机械、化工、轻工、纺织、食品、酿造、建材为主,门类齐全的地方工业体系。“大名府”酒、五得利面粉、美佳香膜片、大茂软包装牛肉等省部优产品。全县已有30多个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皮毛工艺品、草制工艺品、花生制品、脱水蔬菜、果脯、陶瓷等产品行销欧美、日本及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大名县敞开大门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招商引资成绩斐然。目前,已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我县开办了独资、合资企业近20家。

教育


翻阅新书

大名县建立教育救助机制,万余名贫困学子得到救助

新学期开始,大名县40名特困家庭学生亲手得到县教育救助基金会发放的救助金,步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8月30日,13名考取大学的贫困学子每人从县五得利面粉集团得到3000元资助……大名县精心构建的教育救助机制,已救助了上万名贫困学子。


大名县进行一次普查显示,全县贫困学生达1万多人。为不让贫困学子因贫辍学,该县将教育救助列为振兴大名的一项“民心工程”,并成立教育救助基金会。目前,该县将贫困生救助范围从大学、高中延伸到初中小学,凡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学的,一律给予救助。去年和今年创办的6个初中“扶志班”的304名优秀学生,由基金会直接提供了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补助金。县里组织860名副乡局级以上干部与860名贫困生结成救助“对子”,每名贫困生每年可得到最低160元的救助金。全县万名干部职工也伸出援助之手,每年为一名贫困生提供不少于30元的助学费用。县委、县政府将“母亲节”(五月第二个星期日)定为全县的“教育救助扶贫日”,以节日形式将教育救助活动确定下来。


举全社会之力,救助贫困学子。教育救助机制运行以来初见成效,据统计,一年来全县已提供救助金98万多元,救助贫困学生10222名。


医疗


医疗

邯郸市政协对大名县医疗保险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邯郸市政协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对大名县医疗保险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市政协委员们首先实地视察了大名县医保定点医院和医保定点药店,每到一处,他们不顾高温炎热,详细了解县医保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认真听取有关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和汇报,并向患者和群众了解情况。然后听取了县政府关于医保工作情况的汇报,与参保和非参保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委员们一致认为大名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医疗保险工作,一年多来,医保体系建设工作开展的较为切实稳妥,运行基本正常,基本解决了干部职工医疗费难以报销的局面,尤其是根据该县实际情况,对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市级、县级两套方案这一做法,属市首创,受到了委员们的一致肯定和好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与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一些操作性很强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必将对大名的医疗保险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邯郸爱眼医院是大名的定点医保,农合医院。由原邯郸市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张改秀创办的爱眼眼科发展、升级、扩编,参照国家三级眼科医院标准筹建,经邯郸市卫生局审批设置的以眼科为主的非营利性综合医院。邯郸爱眼医院是邯郸市医保、农合、城合定点医疗机构;是河北省白内障复明工程定点医疗机构;是邯郸市红十字会白内障扶贫定点手术医院、邯郸市残联白内障复明工程定点手术医院;邯郸市法医院伤残鉴定定点医院;邯郸市视力残疾、听力残疾等级评定医院;邯郸市教委中小学生体检协作单位。



医院[1]



 


名优特产

小磨香油


大名县

大名府小磨香油始创于清绪年间,以芝麻为原料,用石质小磨和独特的传统技艺加工而成,品味纯正,居食用油之首。目前,大名府上万座小磨香油作坊遍布全国,飘香华夏,可谓“大名小磨香油,油香磨小名大”。全县拥有40余个小磨香油专业村,7500多具香油专业户,年产值达7亿元。大名县已成为全国香油名气最大、销售量最多、销售范围最广、从业人员最多的小磨香油加工县。为更好地发挥“大名府香油”这一品牌效应,实现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管理,繁荣大名市场,搞活商贸流通,拉动经济发展。我县拟在迎宾大街北侧,215省道西侧,建设大名县香油城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亿元人民币,建设规模为占地300亩,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共分为四个区,分别是:物流中心区、香油产销区、粮油营销区和管理服务区。香油加工区建设两栋现代化生产车间,其余建成前店后厂,下店上住的商品楼,粮油营销区全部建成前店后厂,下店上住的商品楼。

民俗小吃

二毛烧鸡

创业于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因第一代开业人王德兴诨号“二毛”,故俗称“二毛烧鸡”第二代经营人王国珍,嫌“二毛”名号不雅,改号为“珍积成烧鸡店”沿袭至今。“二毛烧鸡”的色、香、味、形、质量俱佳、药用价值高、经常食用、能消痰利气,强身健胃。

五百居香肠

创业于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原籍山东济南府的王湘云来大名谋生,在大名开设了以制作南肠、熟肉为业的店铺,因大名府距济南府约五百里,故取名为“五百居”,“五百居香肠”的特点;色泽纯正,条杆匀称,炎夏不腐不蛀,香味醇厚,肥瘦、甜咸适宜,软滑利口,食而不腻,回味悠久。

郭八火烧烧鸡

创业人郭致忠,清光绪十三年,在大名城内开业经营火烧,立店铺字号为“天兴火烧铺”,郭致忠小名郭八,故人们贯称“郭八火烧”。1947年改名为“祥华斋火烧铺”。郭八火烧,佐料齐全,制作精细,层多,皮酥里筋,焦香可口,风味独特。1966年,周恩来总理视察大名时,品尝了“郭八火烧”接见了郭志忠的后代郭瑞,赞扬了他的技艺。

行政规划

2002年底,大名县面积1052.9平方千米,人口73.52万。辖6个镇、13个乡、1个民族乡,651个村委会。

黄金堤乡乡政府驻黄金堤村。面积47.3平方千米,人口3.65万。辖19个村委会:黄金堤而、黄金堤二、黄金堤三、黄金堤四、翟龙化、西赵庄、张王庄、郑时庄、赵龙化、曹龙化、庞龙化、马时庄、阎桥、王乍、王店、邢村、迤庄、黄庄、冯庄、魏庄、南盘、陈庄、崔庄、张王胜滩、郭王胜滩、范王胜滩。